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

憶兒時二三小事-老家-嘉南平原的「吃水窟」

圖片:安南區公所後方原吃水窟改建後的花園

說起這「吃水窟」是嘉南平原的一項特殊設施,分布在平原各地作為村落儲水之用,所以說讓嘉南大圳的水不只是農業灌溉用水,而更是民生用水的來源。而「吃水窟」顧名思義,也就是作為飲用水之用的水塘。

國中地理課本有提到,嘉南平原的聚落大多為集村的型態,除了古代治安不好盜匪猖獗之外,另個原因是水源太少,所以大家只能集中住在有水的地方。嘉南大圳完成後,不僅灌溉用水、連民生用水也讓大家方便許多,而這進水渠道就是經過我家後面再延伸到海尾去的。

小時候,家住在「十字路」這個地方,以前安南區要進到台南市區有安中路和海佃路兩條路,而這兩條路的交叉口就做「十字路」。安南區公所就在離這路口五十公尺處,而我們在取水的「吃水窟」就在區公所後面,現在已經變成一個花園了,不見往昔「吃水窟」的景象;誰能想到這裡以前曾經有一個供應我們「十字路」社區的水塘叫做「吃水窟」?

在自來水還未普及的時候,村裡的人家家戶戶都要提著水桶到「吃水窟」去取水,然後再倒到自家的水缸裡。根據老媽的說法,她當初嫁給老爸,結婚隔天就馬上要來這個「吃水窟」挑水回去給全家用,後來即使在懷了大哥的時候,都八個月了,還是得負責挑水,以前的人(女人)真是辛苦啊!

即使後來已經裝設自來水了,因為自來水是要繳水費的,所以有些人還是會到「吃水窟」去取水,省點水錢。

自我有記憶開始,家裡就有自來水(但好像有去取過幾次水),所以這些事情,都是聽老媽說了我才有一些概念。也因為大家都改用自來水,「吃水窟」供應飲用水的功能消失,成了大家釣魚游泳的地方。

之後,安南區的許許多多「吃水窟」也都像區公所後面的那個「吃水窟」一樣,一個個被填土變成建地、公園,小時候的記憶也隨之一一消失。

(在這個「吃水窟」旁邊、水利會辦公室的後面也有一個稱為「水利窟」的水池,是洗衣物專用的水池,這樣與飲用水也有所區隔,衛生考慮倒也很周到。

順便推銷一下本所學長的研究論文:『臺南市安南區食水堀之形成與變遷』,雖然我個人認為「吃水窟」或「食水窟」的寫法應該比較好。


2016011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