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電影與社會電影心得報告
電影片名:「1895」
指導教授:朱榮貴教授
學生: M10037001
前言: 原著為李喬的「情歸大地」,是台灣第一部客語發音的電影,劇中描寫1895年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(乙未割台)之後,台灣最後一位總督都---唐景崧,號召成立了「台灣民主國」,與丘逢甲帶領台灣人民抵抗日本的故事。男主角是住在苗栗銅鑼鄉的吳湯興。
感想一:誰在抗日?
雖說乙未割台之後,號召抵抗日本、保衛家園的是唐景崧、丘逢甲等人,但唐景崧丘逢甲這些人也是最先開溜的人,留下家園意識強烈,並遵守諾言的這些客家人。正所謂「仗義多為屠狗輩,忘恩負義讀書郎」。而金廣福墾號的少主---姜紹祖,年輕氣盛不落人後,組織「敢字營」,更可稱之為抗日急先鋒。
誰在抗日?官方從來不是主力,就跟革命推翻政權的行動一樣,靠的都是年輕人的一腔熱血罷了。
感想二:男人打仗女人當家;男人戰死女人撐起一片天
有著一腔熱血的男人出門打仗去了,家誰來顧?田誰來耕?小孩誰來扶養?就是女人囉。明知道「敢字營」的男人有去無回,還是要把兒子交出來,希望他能勇敢出門、平安歸來,而除了燒香求神明祖先庇佑,以及暗夜躲在被窩裡哭泣之外,日子還是要過。由這裡可以看出客家女性之堅韌,以及母親的偉大。
感想三: 背景音樂很少用到客家音樂
客家曲風有其獨特的風味,但此劇卻極少用到客家歌曲作為搭襯,反倒是用了西方古典音樂的「我的祖國」作為背景音樂,意義雖好,但總覺得不大搭調。
感想四:農具擺放位置有問題
風鼓機是農家重要農具,可用以鼓風而產生氣流,以重量來區分穀類的優良與否。但放在稻田中則是錯誤的地點:因為稻穀需要經過日曬之後才會以風鼓機來篩選稻穀,以區分實心或是空稻穀(即所謂的華而不實),而這個動作通常都是在曬穀場、或是門前埕的硬質土地,而非在稻田。
感想五: 讀書人的志氣,或是食古不化
劇中原本是盜賊的河洛人在加入義軍之後,在一次的交戰後拿取日軍的物品,金廣福少東姜紹祖見狀即斥責這些人,「賊就是賊」,而他自己則是寧願餓死也不願拿日本人的東西,就算是餓死也要有志氣。
個人認為孫子兵法有云:「因補於敵」,意思就是拿取敵人的東西做為我方的補給品。兩軍征戰,都可以誘敵而殺之,當然也能用敵人之補給。所以在戰爭之中,能減少敵方的物資而能增加我方之實力者,都是戰爭之中合理的做法。
故個人認為,姜紹祖不拿日本人的東西,是食古不化。但之後在獄中自盡,則是風骨的表現。
感想六:閩客矛盾,以及強盜也有愛國的
因為主角是客家人, 所以盜匪就輪到閩南人(河洛人)來當。但是由於要槍口朝外,一致抗日,所以盜匪也不能太壞,也要盜亦有道。由於當盜匪是環境所逼,所以說「有好人可以當,誰想要當賊?」。而且盜匪加入義軍之後,發現吳湯興是用自己的性命在跟日本人拼,也跟吳湯興說:「加入義軍之後,第一次覺得做人有意思。」所以說:強盜也有愛國的。
相較之下,在國民政府時代,叫黑道去暗殺政敵、或是清除異己,作完之後還想殺人滅口,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(例如江南案)。黑道被人當作棋子般利用,用完卻如垃圾般丟棄,卻也沾沾自喜地說:「黑道也有愛國的」。兩者相距,何止千里。
感想七:明之亡國奴?清之亡國奴?
吳湯興在與妻子訣別時,割下他的辮子說:「若我未能返家,請以此為塚。」感覺頗為悲壯,系想:若他是以身體的一部分---頭髮,來當作信物,那當然是令人感嘆的;但若他是以他的”辮子”,來當作信物的話,那就會有認同錯誤的感覺。
當年明朝亡國,滿清入關,規定漢人都需要薙髮,而漢人難以接受,認為這是違反漢人的傳統,但滿人卻覺得既是漢人已投降,一切就都要照滿人的規矩。幾經協調折衝,終於訂下原則:男降女不降,生降死不降。亦即男人跟滿人一樣薙髮,而女人則不必;而在生之時依照滿人的規定,但死後則是依照漢人的習俗舉行葬禮。
所以,當吳湯興割下他的辮子作為信物時,的確有一點怪怪的感覺。如果是拿個玉珮、香火袋之類甚麼的,或許感覺還正常一些。
感想八:戰爭的意義
劇中許多日本士兵得了霍亂之後,死亡人數竟然高達戰死士兵的十倍之多,他們到底為何而戰?為何犧牲?只因長官的命令,或是政客的野心,就足以使這些優秀的年輕人犧牲自己的性命,臨死之前卻又要擔心得不到讚賞、甚至使家人蒙羞。所以有的士兵要求醫官要告訴他的家人,他是戰死而不是病死的。醫官在此不得不懷疑戰爭的意義到底為何?並深切地體認:戰勝並非榮耀之事,而凱旋應以臟裡的方式進行。的確是有悲天憫人之胸懷,但卻也改變不了事實。
感想九:誰是壞人?
綜觀本劇,到底誰是壞人?
客家人不是壞人:他們只是在一股被鼓動起來的愛國心驅使之下,做了他們認為是對的事情罷了,而且他們比起那些欺騙他們然後自己卻逃跑的人要好多了。理失而求諸野,皇帝、大官做不到的事情,他們做到了。
河洛人不是壞人:雖是盜賊,但盜亦有道,亦不強押民女,只是因為時局不好,才淪為盜賊,否則,誰會一開始就想當到賊呢?
甚至為了要達到「全民抗日」的感覺,就連原住民朋友也在劇中軋一腳,只是人數才兩三位,而且還是盜匪的朋友,台詞卻連一句也沒有。
日本人不是壞人:一開始日本人也是採取比較溫和的作法,但後來在時間的壓力之下,才不得不採取激烈的手段來清鄉、掃蕩。
這些人都不是壞人,而是由於大環境的壓迫故而必須對抗、戰爭,而戰爭一旦開始,你不殺他,他就殺你,這就是戰爭的悲哀。
感想十:本片是日本人觀點,或是客家人觀點?
是客家人觀點:因為男主角是客家人,劇情也是描寫客家人在清廷割讓台灣之後的抗日情形,雖然當時的這些人並不了解被日本人統治會是怎樣的情形,只是對未知的情形做一個抗爭罷了。
也可以說是日本人觀點:因為日本醫官的旁白占了頗為重要的份量,同時也描繪了在台指揮官日本親王的內心感覺,顧也可以說是日本觀點。
結論:各取所需吧!?
或許作者在多年之後來寫這個故事,因為受的是日本教育,故而有日本認同的現象,所以並不認為日本人是絕對的壞人,而本身又具有客家血統,故人物的描述較為中性而不偏頗。
因為大家其實都是在歷史的大河中隨波逐流,只是不同的人有著屬於自己不同的小漣漪罷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