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:大條溝上的古早捕魚船:「吊罾」
圖片來源http://yo.xuite.net/info/element.php?id=GOd2IKnb0_hEklaZNz0y4M-%E5%8F%B0%E6%B1%9F%E5%9C%8B%E5%AE%B6%E5%85%AC%E5%9C%92
原本俗稱「大條溝」的嘉南大排,雖然是一條人工河流,但因為與海相通,所以生態有是相當豐富,一般河裡有的東西他都有,一些海裡有的東西他也有,也因此造福不少沿岸居民呢。
記得我小時候坐車經過海東橋,都會看見一種很特別的竹筏,以小時候不太精準的目測看起來寬約3,4公尺,長度則大約是寬度的兩倍7,8公尺左右,是個比一般竹筏要寬上一倍的竹筏,可是它看起來又不太像是有要航行的樣子,因為每次我看到他都是被一個長竹竿插著,固定在海東橋下。
竹筏的前方還有支架,上頭有另一支斜斜的長竹竿,末端吊著一張正方型的魚網。看到這,又令我更納悶,明明就有船,卻不航行;有網,卻不捕魚,這是什麼情形?
因為都是搭公車經過才會看到這些竹筏,時間實在很短暫,所以真的也實在不明白他真正的作用。
有一次運氣很好,看到魚夫在拉網,這才知道原來是要在魚網中央放些雞鴨內臟等腥臭味的東西作誘餌,放到水裡之後魚蝦貝類就會過來爭食,這時再把網子一拉,真正是坐收漁翁之利啊!這種簡單實用的捕魚法就叫做「吊罾」。
有位住海東橋附近的國小同學還說,他老爸經常在這裡發現螃蟹棲息的洞,只要用一把圓鍬擋在洞口,螃蟹空氣不夠就會跑到洞口,然後就可以手到擒來,真是羨慕死我了。還曾經忘記去檢查,那隻螃蟹竟然就悶死了,哎呀好可惜,是一隻紅蟳呢!害我口水流滿地。
老爸說,以前「大條溝」這河中有一種很特別的小蛤蠣,但卻不叫做蛤仔之類的名稱,而是叫做「麥螺仔」。以前的人沒啥東西可吃,所以也就什麼東西都能吃,這種小不拉嘰的「麥螺仔」就成了大自然免費提供的營養食品。
只要肯出力,就能有收穫。於是整條「大條溝」都是抓「麥螺仔」的人潮,人人帶著小篩子,挖起河底的泥土之後,就可以篩出「麥螺仔」,一出手就有,人人滿載而歸,大家都抓得不亦樂乎。
這「麥螺仔」要煮清湯或是醃漬蒜頭醬油(作法與鹹蛤仔相同),就隨個人喜好。最普遍的做法是做成超級無敵鹹再裝進玻璃罐中,這種作法稱作”給”。老一輩的人都知道這種風味,但漢字卻不知道怎麼寫。
那時候,感覺是幾乎天天都有好多人在抓「麥螺仔」,但這「麥螺仔」卻一點也沒有減少的跡象,
但大概是因為以前的環境沒啥汙染,而且「大條溝」有通到海裡,每天隨著潮汐上上下下的,帶來許多的營養物質。
不管原因如何,這「大條溝」,真正是扎扎實實地養活了許多人家呢!
記錄日期:2016/7/26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