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

88自述-西港香扛轎


圖片:西港香,扛神轎

「西港香」,人稱台灣第一香,據說(應該)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「刈香」呢!

年輕時的老爸(20歲左右),和他的好友「二吉叔」,在「西港香」的時候一起到西港去扛轎子。

那時「二吉叔」有個表親在西港的某個碾米廠工作,就邀請「二吉叔」去參加「西港香」,由於是好朋友,「二吉叔」就要老爸也一起去,這位表親還跟碾米廠老闆商量,騰出一間空房讓老爸他們兩人住下。

一般人去看「西港香」大都是跟著走一陣子,若是運氣好有摸到神轎就很了不起了,老爸他們還真的很功夫,從頭到尾,也就是「請王」到「入廟」一樣都沒漏掉,所以要整整五天四夜才能竟其功。

這麼多天,要借住在老闆家裡,老闆也同意了,可見那位表親的工作表現,老闆應該是很賞識吧!

要去廟會看熱鬧,玩個五天四夜,這也太銷魂了吧!?表親說這樣才有誠意,真是夠意思。

結果是去幫忙扛轎子,扛的還是「王轎」,所以,一開始到曾文溪邊去請王,就要到場。台灣的王爺有個特點,都是從海上來的,有些地方甚至神轎還要到海水裡去泡一下,才能把「王爺」請上來呢!

現今的西港已經不靠海,所以到曾文溪邊去請王就可以。但是,該做的功夫,一樣是不能少!

接下來就是俗稱巡庄的「遶境」,得扛著神轎到所轄的境內巡視,不同於現在的廟會,神轎底下都有裝輪子,以前扛神轎可是硬功夫,因為你不用力扛起來,神轎是絕對不會往前走的啊!

由於是外地人,所以其他扛神轎的人,一個也不認識;還好老爸和「二吉叔」兩人互相替換,否則真是會累死當場,儘管如此,還是夠受的。

「遶境」途中,經過一個地方叫做「後營」,聽說曾經脫離西港香,到這一次又再加入,也因為如此,歡迎陣頭要特別盛大,就在一棵大榕樹下,宋江陣打起圈子賣力演出,這時神明忙著看陣頭演出,一班轎夫當然就趁機休息囉。

炎熱的午後,就在這大樹下,喧天響的鑼鼓聲中,老爸他二人竟然就這樣睡著了,是當真操太兇了嗎?不,我想應該是神明的旨意吧?

當真真好睡啊!一覺醒來,神轎陣頭早已經不知去向了,兩人只好沿路逢人就問,急起直追囉。現在知道,不是神明旨意,而是操太兇了啦,原本就不是扛轎子的材料嘛!

後來,要「入廟」的時候,有地方耆老就當場表明,不歡迎所謂的「王轎班」進場,原來是有些人平時扛轎不見人影,到了神轎要「入廟」的時候才現身,想說這時候才有紅包涼水等等好康的,敬拜神明的工作做到這樣這也太現實了吧!

是說,老爸他們原本是要去廟會看熱鬧,玩個五天四夜,結果變成一路扛轎子,這果真也太銷魂了吧!

記錄20190122

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

憶兒時二三小事-紡織廠-別出心裁的防寒妙物


圖片:這脖圍形狀特殊,一直以來,我都認為是老媽的發明

小時候家裡有幾台紡織機,所以也可以稱為小小家庭紡織廠,

冬天到,大家都知道有一種防寒的好物,就是脖圍,我們則是稱之為脖子圈,冬天寒冷的時候,不用穿毛衣,只要把這東西往脖子上一套,不用穿毛衣,也可以有毛衣的功能,脖子頓時感到溫暖的感覺。

氣管比較弱或怕冷的人,這個東西尤其好用,體積小重量輕,又沒有穿上毛衣時的蓬鬆笨重感。有一些尺寸做的大一點的,還可以給小孩子套在腰間,以防止晚上睡覺踢被子感染風寒,真是一兼二顧。

但,好用歸好用,還是有一個缺點,那就是如果穿上V領或是襯衫的時候,即使有加上脖圍這項裝備,胸口上方剛好會有一塊三不管地帶,冷風正好就從這個地方灌進來,那所有的防寒措施豈不是都白做了?

所以老媽就突發奇想,在脖圍的下方再加一段約2030公分的前檔,問題就這樣解決了,真是好厲害。

小時候上學,我最喜歡表演脫衣服」這動作:

冬天有時候會溫差比較大,或是下課在操場玩耍後覺得太熱,這時我就會說一聲「好熱啊」,然後就特意在同學面前把我的「毛衣」脫下來。

同學都會嚇一跳,說我的毛衣竟然從領子一拉就可以脫掉,仔細一看,卻只是一個脖圍」,而且還是個形狀特殊的「脖圍」,然後我就得意的笑了,

其實我也不清楚這東西到底是誰發明的,只是在別的地方好像都沒看過,向很多人描述,也都是有聽沒有懂,不知道我在說甚麼。所以就一直以來,我都認為是老媽的發明,如果真是如此,那就真的太厲害啦!
……………

經過了數十年後的今天,趁著載老爸出門喝咖啡的時候,就把我細心準備的這個「禦寒妙物」拿出來,天冷的時候真是好用啊。

一問之下,才知這東西也是之前我家的小小針織廠代工品項之一,大概是外銷的東西吧?難怪連有在織毛線的人都一問三不知,真是花了好大功夫才完成的哪!

同事肯幫忙,我就已經感謝萬分。雖然最後做出來的成品和小時候的有點差距,尺寸鬆了點,顏色也深了點;因為這東西對我來說,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功能。

其實這個「脖子圈」,光是拿在手上,我心就暖了呢!
201901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