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4月26日 星期二

南大趣-20120314道教校外教學資料分享


路線: 祀典武廟、大天后宮、關帝港開基武廟、南沙宮、西羅殿、風神廟接官亭、水仙宮、崇福宮
帶隊老師:朱榮貴
祀典武廟
為國家一級古蹟,優美的天際線是畫家與攝影家取景的最愛,日治時期曾因永福路拓寬而要拆除,但附近店家與地方人士的抗爭與奔走,才得保留這一個漂亮的建築。所以要從馬使爺門口那邊看過來才是最美的角度。

廟門不繪門神,而是一百零八個門釘,代表極高的尊崇。廟內雕刻也多以動植物等文場圖樣為主,據說是為免在「關公面前耍大刀」之故。殿內有許多名匾,「大丈夫」「萬世極人」「文武聖人」「至聖至神」等,皆有可觀之處。
空間配置為三進三殿,第一禁忌祀關公;第二進祭祀武聖三代祖先;第三進則是佛教的觀世音菩薩與十八羅漢(本寺的觀世音神像為台南三大觀音之一)。而其雙拜殿的空間配置也是全台僅見的(第一進三川門後設初拜殿;第二進的正殿前又設有拜殿)
門口的敬字亭(非焚化爐或金爐)是台南唯二的敬字亭其中之一,值得保留。

大天后宮
俗稱「媽祖樓」原來是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,名為「一元子園亭」。廟中樓梯有七階,原因是皇帝為九五之尊,故皇帝的宮殿樓梯可建九階,而寧靖王為王爺,故只能建七階。
廟中的觀音像,也是台南三大觀音之一。三大觀音為台灣知府蔣元樞所督造,三尊的寶相各有不同。
廟中古匾有兩百多塊,為全台之最。「德侔厚載」「與天同功」「一六靈樞」等,皆有可觀。其中施琅於清康熙二十四年所立「平台紀略碑記」,為全台最古之石碑。
最後一進的軒堂,據說就是當初寧靖王自縊身亡的地點。廟後方的「龍目井」相傳為寧靖王時期的遺物,井水有兩眼者稱為龍目井,但這可不是獨眼龍,因為另外一眼是在旁邊的民宅中,是說兩眼之間的距離也是有點遠就是了。

★關帝港開基武廟
創立於明永曆年間,是台灣最早的關帝廟,因規模較小故稱為「小關帝廟」,以與「大關帝廟」的祀典武廟區別。入清後才改名為開基武廟。廟前的新美街以前稱為「抽籤巷」擺攤算命者甚多。
廟內名匾佳句甚多,「衡文天闕」「行大道」「立人極」等皆有可觀。其中以優貢生黃本淵所題的對聯最為著名。( 安南區的本淵寮也是因為黃本淵曾經在此講學而得名。
本廟主祀關聖帝君,因為廟地狹窄,故馬使爺和虎爺是供奉在三川殿右側牆上的小神龕中,也是非常特殊的空間安排。

★南沙宮
在五條港時期前方經常有船靠岸,故又被稱為「港頭廟」。原名包公廟,昔日石家莊失火,而石家人認為搭救的青面、黑面兩位神明,就是包公廟中的黃府、包府千歲,遂將公館捐出建廟成為今日之南沙宮。

★西羅殿
西羅殿主祀廣澤尊王,廣澤尊王本姓郭,成仙時還是一個10左右的小孩,升天時因叔叔拉了他一把,故神像都是小孩童稚模樣,而且單腳盤坐的典故即是由此而來。
大陸文革時期,廣澤尊王老家鳳山古廟易遭受損毀,所以現在全台祀奉廣澤尊王的廟宇皆尊西羅殿為祖廟。而祀奉廣澤尊王的廟宇也經常取名為「鳳山宮」。

風神廟接官亭
接官亭為台南四大牌坊之一,而且是全台最為壯麗者。接官亭石坊為四柱三間二層,雕刻精美、氣派非凡。以前船運時期是迎接聖旨、迎送洗塵餞別之處,隨著時代演進則風光不再。
穿過接官亭石坊則進入風神廟,風神廟主祀的是罕見的風之神,可保佑海上航行安全。本廟同時也被譽為是清代八大廟宇之一。日治時期因開闢道路而拆除過半,使本廟規模大不如前。

水仙宮
由在台灣的泉漳商郊合力興建的水仙宮,主祀海上守護神---水仙尊王。主祀大廈聖帝(禹王)、陪祀楚王(項羽)、奡王(寒奡)、屈大夫(屈原)、伍大夫(伍子胥),五者合稱「五水仙」,俗稱「一帝二王二大夫」。五位都是跟水有關的古人。水仙宮同時也是昔日台南商業組織「三郊」----北郊、南郊、糖郊的總部,並設有總辦公室---三益堂。是當時相當重要的一個廟宇。

崇福宮
主祀玄天上帝,本廟之玄天上帝神像手持寶劍的原因,相傳是玄天上帝為了要斬妖除魔,遂以36官將為抵押向保生大帝借寶劍,沒想到寶劍好用卻不想還,所以劍不離手以免被保生大帝要回去,而保生大帝只好拿著劍鞘空嗟嘆,還好有36官將做抵押。
另,本廟有祀奉「註胎娘娘」(非「註生娘娘」),也是有在做16歲的習俗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